滁州市构建“四个体系”守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底线
发布时间:2024-08-26来源: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近年来,滁州市县级以上集中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保持100%,地下水源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考核要求。
精准的监测体系。采取“手工+自动”的监测方式。市级水源地每月开展一次61项指标监测,每年开展2次109项全分析监测;县级水源地每季度开展一次61项指标监测,每年开展1次109项全分析监测;乡镇“千吨万人”水源地水源地每季度开展一次29项指标常规监测。全市县级及以上地表水型的水源地在取水口和上游入库支流均已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全市共建3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严密的巡查体系。建立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将饮用水水源地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污水处理设施纳入监管对象,以乡镇为单位明确网格管理员和监管员,每月至少开展 2 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巡查;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对问题排查、交办、整治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并全程跟踪督办,切实压紧压实饮用水水源监管责任,确保问题整改不反弹。
高效的预警体系。在城西水库、釜山水库饮用水源地建设智慧监控系统,一级保护区覆盖率均为100%,二级保护区覆盖率分别为99.43%、99.73%,设置电子围栏和高低监控点位32处,重点区域人车船闯入等自动监测预警,在平台和APP端发现、预警、处理、核实闭环管理。
完备的应急体系。编制《滁州市市区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3版)》,联合安徽省滁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结合无人机以及新型监测设备的投入使用,以演促练、以练备战,不断磨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协同配合能力,增强应急处置队伍的实战水平,建立健全水源地应急联防联控机制,不断规范和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原文链接:https://sthjt.ah.gov.cn/hbzx/gzdt/sxdt/1224662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化...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环...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3...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量...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估...2024-12-25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2025-02-05
- 强化重点单位污染源自动...2024-12-26
- 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领导看...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24-12-26
- 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中心技...2024-12-26
- 自治区完成重点排放单位...2024-12-26
- 深入开展宪法入企,助力...2024-12-26
-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环评文...2024-12-2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2-18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四...2024-12-1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1-08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2024-11-08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紫外...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生态...2024-10-14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碳排...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建设...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