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时评

环保和循环经济添后劲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发布时间:2020-02-11来源: 作者: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作为配套产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长也拉动了动力电池需求量的增长。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总量约30.02GWh,同比增长93%。而未来,这一数据将会进一步增长,动力电池的回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报告 _ 动力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行业深度报告_搜狐汽车_搜狐网_2.jpg

  资料来源:GGII、招商证券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装配的电池主要有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三元电池、钛酸锂电池等,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占主导地位。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调研报告》,动力电池的污染主要有两类,一是重金属污染,电池正极材料中含镍、钴等重金属,不经专业回收处理会造成重金属污染;二是电解液污染,电解液溶质LiPF6 属有毒物质且易潮解,会造成氟污染,溶剂会造成水污染。以三元电池为例,其一旦进入自然环境中,正极材料中的镍、钴等金属离子和电解质中的强碱、重金属离子等将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而负极的碳粉尘则会造成大气污染,而且这些污染会通过食物链等渠道最终反馈给人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5ccff583f418935369a334ce.jpg

  大量废弃的动力电池。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污染环境之外,没有得到正确处理的退役动力电池还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据专家介绍,废旧电池如果内部或外部出现短路的情况,正负极会产生大电流导致高热,引起正负极燃烧,由于电解液的助燃作用,在快速反应情况下会爆炸。此外,动力电池中的钴是一个很活跃的元素,一旦不小心产生剧烈的碰撞,就很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我国目前动力电池的回收主要按照先梯级利用、后拆解回收的方式进行回收处理,相关技术复杂且不够成熟,成本高低不下,能够进行回收利用的企业并不多。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仅有5家,分别是浙江徽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赣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荆门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的回收还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我国新能源汽车自 2014 年进入爆发增长阶段,按照车用动力电池5—8年的使用寿命计算,2014年生产的动力电池在今年开始批量进入报废期,未来几年将会迎来动力电池的报废高峰期。此外,动力电池中含有锂、钴、镍、锰、铜、铝等比较贵重的金属元素,进行回收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据中国电池联盟联合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发布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报告(2018)》测算,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65亿元左右,其中梯级利用市场规模约41亿,再生利用市场规模24亿元;到2023年,市场规模合计将达到150亿元,其中梯级利用的市场规模约57亿元,再生利用市场规模约93亿元。据报道,中国铁塔公司在全国约30万基站的备电领域使用退役电池约4GWh,相当于10万辆电动乘用车的退役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523418501768060766.png

  动力电池逐年退役量预测(单位:Gwh)。数据来源:中国电池联盟

  为了更好地处理退役动力电池,政府也在积极地构建良性发展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2018年2月,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

  同年7月,工信部又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对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

  今年9月11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以及报废梯次利用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作业以及安全环保要求。

  2017 年 4 月工信部等三部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2020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要达到200 万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量的20%以上,年销量有望超过600万辆。这意味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进一步扩展,再加上我国正全力构建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编辑:小虫)

三农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内参 huanbao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