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构建排污口监督管理闭环机制 助力杞麓湖水质脱劣攻坚
为加强杞麓湖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推动入杞麓湖污染负荷有效削减,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全面推进杞麓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查、测、溯、治、管”工作,着力构建问题“发现—交办—整改—销号”闭环机制,助力杞麓湖水质脱劣攻坚。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协同联动机制为切实推动杞麓湖入河(湖)排污口的排查、监测与溯源工作,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印发《杞麓湖入河(湖)排污口“查、测、溯、治、管”工作方案》,明确排查整治工作范围及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清晰划定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安排部署整治工作内容和进度。市、县两级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建立由玉溪市生态环境局统筹组织,通海县人民政府配合保障,通海县水利、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具体参与的工作机制,组织28人分成四个排查溯源工作组和一个采样监测组,统一开展业务培训,收集基础资料,以保障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执行有力、信息畅通。
坚持目标导向,全面排查摸清底数专班工作人员基于历史排污口和水质数据的分析,结合“查、测、溯”的技术规范,遵循“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的原则,采取“人工徙步、目测识别”的方式,对杞麓湖流域湖泊岸线及7条主要河道入河排污口开展全覆盖排查登记。排查过程中,系统核实历史入河排污口信息,补充登记新发现的排污口及其排污状况,及时修正错误信息,确保数据准确性。同时,按“边排查、边监测”原则,对问题入河排污口进行筛查和采样监测,深入了解其污染物类型、具体排放情况及影响范围。排查结束后,及时汇总整合每个排污口的基础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特征和污染物类型,形成数据库。期间,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精准识别排污口的位置和特征,及时获取排污信息并识别潜在污染风险。
精准划分排口类型,识别水环境污染风险经过排查,专班工作人员确认了杞麓湖流域入河排污口,重点对杞麓湖岸线、红旗河、者湾河、白渔河、大新河、窑沟、万家大沟、中河排污口进行了初步溯源。根据玉溪市人民政府对杞麓湖保护区域功能区的划定,分别对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保护缓冲区、绿色发展保护区排污口进行了分类登记。排口类型涵盖3大类12个小类,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农业排口其他类型排口,其中农田退水排口占比最大,箱涵数量最多。排查期间,共抽取24个排口开展监测,水质检测显示流域内部分监测排污口特定指标异常或偏高,确定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和农村生活污水,尤其是农田退水口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流域内绿色发展区的水污染风险显著。
系统梳理问题,科学提出整治建议排查工作坚持“一口一策、一抓到底”的原则,秉持“成绩归零”的心态、“问题清零”的干劲以及“追求卓越”的理念深入剖析,排查结果形成《杞麓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技术报告》。排查期间主要识别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集镇和农村的截污设施尚不完善,生活污水散排现象普遍;二是城郊结合部的河道成为污水聚集的热点区域,部分河段明显出现黑臭现象;三是农田退水口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四是河道上存在众多闸门,管理粗放;五是群众环保意识薄弱;六是杞麓湖流域绿色发展区水环境污染风险显著。为此,按照“一口一策”原则,分别研究提出制定整治建议:一是加快推进截污治污工作,补齐截污治污短板;二是强化汛期污染防治和湿地管护作;三是加强对城镇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教育;四是封堵必要的农村生活污水散排口与雨洪排口;五是减少杞麓湖流域绿色发展区农业面源污染。
交办整治任务,强化责任落实根据对本次排查录入的排污口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专班建立“一口一档”资料,形成了《杞麓湖流域入河排污口拟整治清单》,拟纳入整治的排污口涵盖了10种排口类型,以农田退水口和农村生活散排口居多。需整治的问题排口由玉溪市生态环境局移交通海县政府,由通海县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问题排口所在乡镇、村社进一步开展溯源调查工作,按照“一口一策”原则研究制定整治措施,明确整治责任主体和整治时限,形成切实可行的杞麓湖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确保整治工作高效务实,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改销号。
原文链接:https://sthjt.yn.gov.cn/ywdt/zskx/202412/t20241218_2406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化...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环...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3...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量...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估...2024-12-25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2025-02-05
- 强化重点单位污染源自动...2024-12-26
- 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领导看...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24-12-26
- 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中心技...2024-12-26
- 自治区完成重点排放单位...2024-12-26
- 深入开展宪法入企,助力...2024-12-26
-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环评文...2024-12-2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2-18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四...2024-12-1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1-08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2024-11-08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紫外...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生态...2024-10-14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碳排...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建设...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