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龙江丨哈尔滨平房: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建好宜居宜业幸福城区
编者按
4月29日,我省召开全省绿色龙江建设大会,提出要着力建设绿色龙江,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半年来,全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涌现出一大批绿色发展典型案例,自11月17日起陆续刊发。
一、基本情况
二、典型做法及成效
(一)聚焦重点产业,全力推动绿色转型。近年来,平房区(哈经开区)积极推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在汽车、航空、大数据、生物技术等8大特色产业集群中探索优化生产流程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技术创新与更新迭代,实现各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2020年以来,全区工业综合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下降率4.3%,COD排放量年均下降率59%,固废产生总量年均减少率45%。珍宝制药、中粮可口可乐等17户企业被评选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市占比29%;百威哈尔滨啤酒、哈电阀门被评选为国家级、省级绿色供应链,全市占比67%;龙江福粮油、航天科技等18户企业被评选为省级绿色工厂,全市占比26%;中粮可口可乐、秋林饮料等5户企业被评选为省级工业节水标杆,全市占比45%;益海嘉里、国能热电被评为省级节能降碳绿色化改造企业,全市占比23%。航空装备、汽车、机器人、智能制造及食品产业链四项绿色发展指标均优于全国开发区平均水平。
(二)打好三大战役,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以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为方法路径,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全部实现。统筹推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淘汰、拆改燃煤锅炉180余台,秸秆综合利用率、还田率100%,3年累计完成880户农村秸秆燃料替代燃煤;持续开展全域水体溯源整治工作,完成25条街路雨污水管线建设,梳理错接混接排口,何家沟平房段实现污水零直排;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三年攻坚行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全市第一。
(三)改善人居环境,倾力打造绿色家园。新建绿色建筑7.7万立方米,节能标准比率达到100%。加快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实现清洁能源公交车100%全覆盖。启动农户庭院美化净化工程,建设村屯道路3200延长米,整修路边沟、美化道路5000延长米,造林绿化75亩。完成156户“互联网+智慧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室内水冲+管网式”改厕任务。拆除各类涉河违建6100余平方米,清理何家沟底泥15万立方米,修筑跌水溢流坝6处,促进上游段水生态修复。积极打造河湖文化,建设沿河绿道、栈道8公里,过河便桥7座,布设路灯500余盏,新建特色主题游园1处,联通水系绿道30余公里,形成总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的水系带状公园。建成7万平方米的亲民主题公园,得到国家体育总局高度评价。
三、经验启示
(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强化规划引领。生态宜居区建设首先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区域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全过程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打造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关键,规划应综合考虑城乡资源环境承受能力、人口分布、产业结构等因素,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和方向,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确保区域协调发展。
(二)加强环境保护修复,引入科技创新手段。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石,需要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投入力度,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同时,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确保环境安全。科技创新在生态和谐宜居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助推器”作用,通过加大对生态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广清洁能源、节能建筑等新技术,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有力推动城市向着更加生态、和谐、宜居的方向发展。
(三)注重社会公众参与,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和政策引导等措施,提高市民的城市管理意识和参与度。原文链接:http://sthj.hlj.gov.cn/sthj/c111948/202411/c00_3178622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化...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环...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3...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量...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估...2024-12-25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2025-02-05
- 强化重点单位污染源自动...2024-12-26
- 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领导看...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24-12-26
- 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中心技...2024-12-26
- 自治区完成重点排放单位...2024-12-26
- 深入开展宪法入企,助力...2024-12-26
-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环评文...2024-12-2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2-18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四...2024-12-1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1-08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2024-11-08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紫外...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生态...2024-10-14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碳排...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建设...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