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观察

淮南市八条硬核措施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发布时间:2024-09-29来源: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市委、市政府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和政治担当,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一是高位推进抓整改。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的领导。2021年以来,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环委会会议分别学习、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23次、23次、14次。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违规建设光伏发电问题2023年3月底被新华社《动态清样》披露、中央领导批示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指示批示精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着力推进整改工作,2023年10月完成光伏拆除、生态修复及整改验收销号工作,2024年8月,设立毛集实验区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切实加强了对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及保护。

  二是深度调研抓整改。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定期、不定期赴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开展调研、督导、暗访,对突出环境问题现场办公、现场决策。仅2024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研督导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15次。今年7月以来,市委、市政府集中时间,对11个县区和园区逐一开展专项调研督导,重点解剖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三是滚动调度抓整改。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难点问题,持续落实周调度、半月督查、月通报、季问效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重点问题专题调度,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带领相关职能部门分县区、园区滚动调度,印发会议纪要11份,科学研判、精准发力,压实县区属地责任和部门指导帮扶、行业监管责任,确保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市委市政府其他负责同志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领导分别包保重点区域、企业,形成了市级领导共同推进、齐抓共管抓整改的良好局面。

  四是明察暗访抓整改。市委市政府坚持常态化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通过拍摄警示片、设立群众信访平台、开展突出环境问题 “大排查大整治” 专项活动等方式,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三年来,拍摄市级警示片14批,披露突出生态环境问题420多个;“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排查问题1874个,完成整改1604个,所有问题全部做到闭环管理。

  五是科技创新抓整改。市委市政府推动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充分利用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补齐织密监测网,推进“空天地”全方位一体化监测。全市以县区、园区为单位,采取“人防+技防”措施,结合数字化乡村建设,统筹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利用可视、可感设备,加强建筑施工工地、秸秆焚烧、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监管。

  六是综合执法抓整改。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研究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明晰涉水生态环境、煤系固废等领域部门职责,既注重服务又强化执法监管,采取上门宣传、书面告知、移交相关部门处罚到位“三步走”方式,落实行业监管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三年来,累计查处涉及煤系固废、污水偷排漏排、废气直排等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案件91起,处罚金额 416万元。

  七是严明纪律抓整改。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市环委办与市纪委监委机关的会商联动机制(实行“纪委+”联动监督模式)以及与市委督查考核办跟踪督办机制的作用,通过会议交办、发函提醒、现场检查、通报批评、专题约谈等方式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跟踪督办。

  八是立足长效抓整改。市委市政府注重标本兼治,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健全污染防治长效整治机制,切实做到整改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做好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制定《淮南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全过程监督管理办法》《淮南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长效监管巡查工作方案》《淮南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完善制度机制,做到制度跟着任务走、跟着工作走、跟着问题走,确保常态长效,以扎实的整改成效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原文链接:https://sthjt.ah.gov.cn/hbzx/gzdt/sxdt/1225153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内参 huanbao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