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八条硬核措施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市委、市政府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和政治担当,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一是高位推进抓整改。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的领导。2021年以来,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环委会会议分别学习、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23次、23次、14次。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违规建设光伏发电问题2023年3月底被新华社《动态清样》披露、中央领导批示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指示批示精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着力推进整改工作,2023年10月完成光伏拆除、生态修复及整改验收销号工作,2024年8月,设立毛集实验区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切实加强了对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及保护。
二是深度调研抓整改。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定期、不定期赴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开展调研、督导、暗访,对突出环境问题现场办公、现场决策。仅2024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研督导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15次。今年7月以来,市委、市政府集中时间,对11个县区和园区逐一开展专项调研督导,重点解剖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三是滚动调度抓整改。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难点问题,持续落实周调度、半月督查、月通报、季问效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重点问题专题调度,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带领相关职能部门分县区、园区滚动调度,印发会议纪要11份,科学研判、精准发力,压实县区属地责任和部门指导帮扶、行业监管责任,确保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市委市政府其他负责同志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领导分别包保重点区域、企业,形成了市级领导共同推进、齐抓共管抓整改的良好局面。
四是明察暗访抓整改。市委市政府坚持常态化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通过拍摄警示片、设立群众信访平台、开展突出环境问题 “大排查大整治” 专项活动等方式,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三年来,拍摄市级警示片14批,披露突出生态环境问题420多个;“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排查问题1874个,完成整改1604个,所有问题全部做到闭环管理。
五是科技创新抓整改。市委市政府推动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充分利用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补齐织密监测网,推进“空天地”全方位一体化监测。全市以县区、园区为单位,采取“人防+技防”措施,结合数字化乡村建设,统筹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利用可视、可感设备,加强建筑施工工地、秸秆焚烧、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监管。
六是综合执法抓整改。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研究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明晰涉水生态环境、煤系固废等领域部门职责,既注重服务又强化执法监管,采取上门宣传、书面告知、移交相关部门处罚到位“三步走”方式,落实行业监管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三年来,累计查处涉及煤系固废、污水偷排漏排、废气直排等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案件91起,处罚金额 416万元。
七是严明纪律抓整改。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市环委办与市纪委监委机关的会商联动机制(实行“纪委+”联动监督模式)以及与市委督查考核办跟踪督办机制的作用,通过会议交办、发函提醒、现场检查、通报批评、专题约谈等方式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跟踪督办。
八是立足长效抓整改。市委市政府注重标本兼治,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健全污染防治长效整治机制,切实做到整改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做好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制定《淮南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全过程监督管理办法》《淮南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长效监管巡查工作方案》《淮南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完善制度机制,做到制度跟着任务走、跟着工作走、跟着问题走,确保常态长效,以扎实的整改成效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原文链接:https://sthjt.ah.gov.cn/hbzx/gzdt/sxdt/1225153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化...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环...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3...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量...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估...2024-12-25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2025-02-05
- 强化重点单位污染源自动...2024-12-26
- 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领导看...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24-12-26
- 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中心技...2024-12-26
- 自治区完成重点排放单位...2024-12-26
- 深入开展宪法入企,助力...2024-12-26
-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环评文...2024-12-2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2-18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四...2024-12-1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1-08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2024-11-08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紫外...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生态...2024-10-14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碳排...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建设...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