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美丽红河逐“绿”前行
9月23日,“红河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场发布会。州生态环境局、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州水利局、州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就各领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亮点和好的经验做法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河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带来的“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州生态环境系统始终坚持“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压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完善生态文明改革机制,推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全州累计完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事项13余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逐步筑牢。同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执法制度,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助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的美丽红河画卷徐徐展开。
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持续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先后印发出台《红河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方案》《红河州贯彻落实〈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实施意见〉任务清单》等引领性文件;持续推进工业领域、城乡建设领域、交通物流领域节能,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推动形成产业绿色布局;聚焦绿色能源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绿电+先进制造业”发展;探索“两山”转化机制,引导屏边县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产品”“生态+旅游”“生态+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全力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州自然资源系统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工作定位,聚焦生态空间保护,规划构建了“一屏两带、多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划定红河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7618.75平方千米;聚焦绿色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加快推动和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聚焦要素支撑,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2023年全州新增和恢复耕地43.1万亩,全州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工作扎实开展、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有序推进,西南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全州水利系统全面落实新时代“十六字”治水思路,纵深推进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扎实推进。坚持节水优先,着力抓好取水许可管理“后半篇文章”,切实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坚持空间均衡,加大水利投资力度,重点区域骨干水网基本成形,水资源调配、供水保障、战略储备等能力明显增强;坚持系统治理,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保障水利建设资金需求,加快推进用水权交易,创新取用水管理模式,全州水利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
以高质量保护保障高质量发展,红河州林草系统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修复,构建了“五长一员,五级联动,专兼互动、全民发动”的正“金字塔”林长制工作机制,形成了全链条责任体系,全州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45%增加到2023年的59.24%。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全州林草系统坚持依法提供要素保障,大力发展林草产业,重点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保护区管理体制改革,全州林草资源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林草产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70.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00.39亿元,年均增幅显著,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原文链接:https://sthjt.yn.gov.cn/ywdt/zskx/202409/t20240926_2400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化...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环...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3...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量...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估...2024-12-25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2025-02-05
- 强化重点单位污染源自动...2024-12-26
- 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领导看...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24-12-26
- 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中心技...2024-12-26
- 自治区完成重点排放单位...2024-12-26
- 深入开展宪法入企,助力...2024-12-26
-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环评文...2024-12-2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2-18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四...2024-12-1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1-08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2024-11-08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紫外...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生态...2024-10-14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碳排...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建设...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