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全面绘就共享型 “美丽高密”
今年以来,高密分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核心任务,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努力拼搏,砥砺前行,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综合施策,夯实现代高密生态基底
一是致力于“保蓝天”。突出抓好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管控,采取“行业+专家”“园区+管家”模式,强化工业源、生活源和移动源治理,实施空气质量全面改善、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等行动。更新优化9369家涉气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坚持“车、油、路”统筹,检查抽测柴油货车451辆次;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1884台次,抽测814台。2024年1-8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85,同比改善3.7%,改善率全市第1。
二是致力于“护碧水”。全面排查北胶莱河、北胶新河、胶河等8条河流沿线环境状况,对仁和化工园区下游河流断面进行布点采样,每周加密监测水质1次。开展汛期河湖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大日常巡河共排查河流长度397千米,及时清理整治沿河垃圾、畜禽粪污等问题237处、已全部完成整治,杜绝污水入河。加快推进城区雨污合流改造工程,完成改造雨污管网10公里,加强北胶新河湿地运行管理,发挥减排效益。北胶莱河国控河流断面水质指标均值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王吴水库、城北水库2处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
三是致力于“守净土”。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完成5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2个地块完成“一住两公”用途变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隐患自排查制度,强化企业内部自身环境安全监督管理。今年以来,排查星宇手套、凯俊环保等58家涉危险废物企业,重点场所230处,排查各类隐患问题166个,均已整改完成。
二、坚持提质增效,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加强帮扶指导。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完成应急预案备案268家,现场检查29家,整改问题66个;组织环境应急管理培训,对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源单位进行帮扶指导。加强对排污许可证法规政策的宣贯,对334家排污单位全面培训,帮助企业全面了解排污许可申请、变更、延续、注销及做好证后管理工作。优化排污许可服务模式,主动靠前服务、细致入微帮扶,通过上门服务、微信工作群、电话指导等方式,及时提醒申报注意事项,执行报告提交率100%。
二是优化审批服务。全力服务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全程跟踪服务,2024年以来,帮扶145个建设项目完成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44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审批。动态管理重点污染物总量指标,及时解决重点项目总量指标问题,办理52个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确认,确保项目快速落地建设。
三是依法执法监管。严格落实“正面清单”制度,对守法经营企业无事不扰,目前全市有28家企业列入正面清单,其中包含13家纺织业、印染化纤行业,及4家行业企业,和11家其他制造行业免除现场执法检查。实施包容审慎执法,针对企业轻微和一般违法行为,不予处罚7起,从轻或减轻处罚3起。开展执法帮扶活动,发放环保服务手册150余份,帮助企业解决环境问题1600余个。综合运用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方式,出动执法人员5800余人次,检查帮扶企业750余家次,立案10件,其中移送公安机关2起,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三、坚持系统治理,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每周对大气质量进行综合分析汇总,并定时进行会商,制定工作措施,督促相关单位的工作落实。15个镇街区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属地责任,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重型车辆管控,与交通、交警部门联合执法,加大路检和非移动机械检查力度。2024年以来,对46家加油站进行油气回收检测,发现问题已全部整改;排查共发现各类涉气污染问题150件,全部完成,整改率100%。
二是强化科技监管。搭建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三个全覆盖”为主,以机动车遥感监测、用电监控、视频监控为辅的非现场监管平台,实时查看污染物排放情况,对发现的小时超标、日均值超标、疑似弄虚作假等异常情况,实现快速反应、快速定位、快速打击;对企业污染设施运行情况、在线监控设备运维情况逐环节进行“体检”,帮助企业查明原因,提升企业自我管理能力,今年以来共核查数据异常78多次,追踪溯源8起,全部实现立行立改。在16座空气站、1套车载走航监测、1套机动车遥感监测应用基础上,建设84个覆盖全域的高空瞭望系统,200多家涉气工业企业用电监控,实现秸秆禁烧和工业企业治污设施运行的有效监管。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全员动手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在《大众日报》《海报新闻》等媒体发表文章25篇,在市局微信、微博平台上发稿161篇,报送政务信息70篇、外埠信息1800篇、省厅各县动态信息68篇,宣传信息数量质量稳步提升。扎实做好以文辅政和调查研究工作。高质量起草《高密年鉴2023》生态环境篇,完成各类综合性材料84篇。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dsdt/202409/t20240906_47584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化...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环...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3...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量...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估...2024-12-25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2025-02-05
- 强化重点单位污染源自动...2024-12-26
- 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领导看...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24-12-26
- 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中心技...2024-12-26
- 自治区完成重点排放单位...2024-12-26
- 深入开展宪法入企,助力...2024-12-26
-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环评文...2024-12-2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2-18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四...2024-12-1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1-08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2024-11-08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紫外...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生态...2024-10-14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碳排...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建设...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