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公众调查

“一二三四”组合拳 交出环境审批“硬核答卷”

发布时间:2023-12-28来源: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坚持高位驱动,强化责任落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行政审批工作创新推出“一个目标、两个重点、三个精减、四项机制”工作法,交出生态环境行政审批工作“硬核答卷”。

  

  (图为巧家县羊窝头65MW光伏发电项目)

  紧扣“一个目标”,服务发展大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助力全市经济“提档升级”贡献“环保效能”。一是设立“一窗”办理。落实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截至12月,窗口共办件667件,审批事项办结率、审批事项入驻窗口率均达到100%,环评审批实现全年零投诉、零差评,市生态环境局政务服务窗口两次被评为“五星级服务窗口”。二是落实“一个”方案。2023年3月印发《优化环评审批服务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措施》,围绕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优化环评审批服务、提升环评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环评事中事后监管4个方面落实落细各项审批工作。三是建立“一套”制度。建立与发改、工信等行业主管部门、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单位、环评单位纵横联动机制,加强沟通与联系,主动靠前服务,会商解决环评问题7次。截至12月,全市共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备案 716个,其中审批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表)238个,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完成478个,涉及总投资843.01亿,环保投资35.41亿。

  

  (图为局领导带队深入挂联企业开展走访帮扶)

  聚焦“两个重点”,擦亮服务品牌。紧扣“便民”“利企”两个重点,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靠前服务,助力企业纾难解困。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当好服务企业的“勤务兵”,由“被动审批”转向“上门审批”,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挂包11县(市、区),靠前服务企业34家,解答环评审批问题200多个,为云南友升轻量化铝合金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一期)、永善县海子山光伏发电项目接网工程能源保供项目等22个建设项目解决环评审批难题。二是开门服务,搭建沟通议事平台。积极“开门问策”,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等重点工作,主动邀请市直相关部门和企业代表座谈交流,充分征求意见建议,齐抓共管构建“大环保”工作格局,通力合作打好“绿色底牌”。三是主动服务,促进排污许可工作提质增效。出台《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全市排污许可证到期单位延续工作的通知》,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60日,及时提醒企业办理排污许可证延续,保障企业连续稳定生产。截至12月,全市共持有排污许可证609张,完成排污许可登记2739家,排污许可证质量审核率100%。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窗口共获得企业赠送锦旗2面,政务服务好评率100%。

  

  (图为局领导班子深入项目一线开展项目帮扶指导)

  

  (图为联合市工信局深入分局开展调研帮扶指导)

  

  (图为与市直相关部门和企业代表座谈交流)

  做实“三个精减”,提高审批效能。在保证符合审查要求和审核质量的基础上,做到抢速度、重实效,全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减材料”。利用现场踏勘、公示等环节,并行推进有关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环评审批提交资料由8项压缩为2项,排污许可证由3项压缩为1项,精简幅度66%以上。二是“减时间”。出台《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程序规定》,进一步压缩审批流程及办理时限,审批提速75%以上。三是“减环节”。开辟民生工程“绿色通道”,推行审批“容缺受理”,帮助盐津县四坪山水库、旗滨天然气管道项目(昭阳至鲁甸页岩气联络线工程项目)提早开工投产,最大限度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积极打造服务更优、效率更高的营商环境。

  

  (图为对企业进行一窗办理业务受理) (图为行政审批窗口收到企业赠送锦旗)

  完善“四项机制”,提升环评质量。一是建立“三线一单”应用机制。以保障生态安全、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为目标,牵头制定昭通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2023年),聚焦生态环境、资源能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大气、水环境质量底线以及土壤环境风险防控底线,建立健全功能明确、边界清晰的环境管控单元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高标准推进政策、项目落地见效,切实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二是建立“台账管理”机制。对列入省厅“三本台账”166个重点项目、列入省级重大项目库114个项目、全市10个领域100个重点项目建立清单台账,定期调度更新,及时掌握环评进展情况。三是建立“常态监管”机制。认真落实以质量为核心的环评文件编制监管要求,召开辖区内环评单位现场监督检查1次、环评文件警示教育2次、环评文件质量技术复核4次,抽查环评文本145个,移交环评文件质量问题7件,推行环评编制主持人现场勘察要求,打击环评弄虚作假行为。对环评文件质量不过关的2家环评单位和编制人员进行失信扣分登记,2023年参加全省行政许可案卷评审得分99.5分,评级为“优”。四是建立“环评提醒”机制。根据环评文件编制进展情况和计划开工时间,及时向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提醒预警,共发出环评提醒函4批25个,向市政府报送环评要素保障报告3份,为市委、市政府对重大项目的决策部署提供了依据。

  

  (图为对辖区内环评单位开展现场监督检查)

  守正创新,行稳致远;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下一步,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主动担当、靠前行动、服务全局,勇于创新体制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推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取得新突破,为推动昭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原文链接:https://sthjt.yn.gov.cn/xxywzsdt/202312/t20231226_2365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内参 huanbao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