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创新开展“生态体检”让生态环境更优
今年,福建省南平市创新开展“五大体检”,“生态体检”作为“五大体检”之一。南平市生态环境局积极主动作为牵头,明确13个职能部门工作职责,从数字化、专业化、规范化、项目化、常态化、标准化“六化”方面着手,制定7大类、63项体检评估指标体系,对可能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关要素及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监测分析。以开展日常实时体检、专项督查体检、重点巡查体检等方式,通过搭建“生态体检平台”,将“生态体检”检视发现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在平台上精准定位,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过程监管,及时发现并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实现部门联动、上下齐抓共管,做到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快发现、快响应、快解决。
1—10月,南平市空气环境质量在全省设区市排名第一,全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99.8%,其中一级达标天数比例为79.5%;51个主要流域断面、82个小流域断面及16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Ⅰ—Ⅲ类水质均达100%,其中主要流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Ⅰ—Ⅱ类优质水质分别同比上升7.8、16.3个百分点。
如何开展“生态体检”、做到精准“把脉开方”、及时发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系统风险隐患及问题?南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重点从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处置流程入手开展“生态体检”这项工作。
建全“生态体检”工作机制
南平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起草《南平市“生态体检1+N”工作机制》,《工作机制》包含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职责、体检步骤、工作要求和评估指标等内容,明确发改、工信、自然资源、住建、交通运输、水利(河长办)、农业农村、商务、卫健、审计、林业、市场监管、城管等13个职能部门工作职责,通过建设“生态体检平台”,构建体检评估、项目谋划、奖惩激励等机制,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领先。
体检评估机制一一以省对市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评体系为基础,结合中督、省督及《八闽快讯》等通报问题,从数字化、专业化、规范化、项目化、常态化、标准化“六化”方面着手,建立绿色低碳发展、水环境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土壤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保护、环境监督管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7大类、63项评估指标体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主动跳起摸高对照指标逐项开展体检评估,推动“生态体检”全方位、全时段、全角度,实现体检更全面、更精准、更实用。
项目谋划机制一一通过生态体检,发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环保基础设施短板,梳理出流域性、区域性、行业性问题。坚持项目工作法,有效借助第三方力量,精准策划生成项目,重点推广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项目落地,形成“梳理问题—项目谋划—项目落地—问题解决”的良性循环体系。
奖惩激励机制一一将“生态体检”工作成效纳入“三争”考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评先评优、提拔晋升重要依据。将体检发现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按照“三化五定”闭环落实机制要求责任到人,通过定期调度、精准研判等方式,对“生态体检”发现问题整改缓慢、进度滞后或整改成效不明显的,采取“面对面”会商、“点对点”通报、“红黄牌”警示等措施,督促从实从细抓好整改落实;对“生态体检”工作不配合、问题隐瞒不报的,由市环保督察办抄送市大督查办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对“生态体检”工作不重视、问题整改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失职失责问题线索,将按规定权限、程序和要求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建立完善“生态体检”工作方式
“生态体检”工作方式主要体现,以坚持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日常实时体检。在加强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生态治理等专业化队伍能力建设基础上,有效借助第三方力量,提升专业化日常监测能力建设。同时加强数字化手段运用,设立27个空气自动监测站、51个主要流域国省控监测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116个小流域监测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16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测站、241家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控设施,通过各站点点位实时数据,实时调度掌握预警预报超标信息,第一时间反馈县(市、区)及相关单位处置,实现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
以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督查体检。围绕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污染防治攻坚战、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八闽快讯》、上级督办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回头看”“百日攻坚”和“清水蓝天”以及生猪、鳗鱼等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小水电站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推动重点难点问题排查发现和解决。
以坚持民生优先导向,开展重点巡查体检。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从影响百姓群众生产、生活的噪声、臭气、油烟、扬尘等污染问题出发,开展“城市扬尘”“静夜守护”点题整治以及水源地、信访投诉问题整治等行动,切实解决百姓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公众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
建立周密“生态体检”处置流程
通过搭建“生态体检平台”,将“生态体检”检视发现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在平台上精准定位,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过程监管。
一是上报问题。各职能部门对收集确需通过“生态体检平台”协同处置和推进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经部门领导审核后,上传至“生态体检平台”。
二是审核分办。各职能部门上传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由市环保督察办梳理登记,分类分行业、分县(市、区)建立台账,统一派发,平台第一时间以手机短信形式通知各职能部门联络员。任务派发后各职能部门联络员于1个工作日内签收确认。
三是响应处置。各职能部门、县(市、区)收到平台派发的工作任务后,根据问题指标情况,综合采取组建工作组实地检查、无人机线上巡查、调度溯源研究等方式,分析查找超标原因,通过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工作措施,进行响应处置。
四是整改反馈。各职能部门、县(市、区)要按照“三化五定”闭环落实机制要求,逐一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人,并于3个工作日内在平台上将相关内容填报完整。由各职能部门联络员跟踪督促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每月更新整改进展情况直至销号。
五是验收销号。按照“整改一个、销号一个”要求,问题整改后由各职能部门在平台上提交验收销号申请,市环保督察办牵头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对落实整改措施、达到整改要求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验收销号,实现问题整改闭环管理。
原文链接:https://sthjt.fujian.gov.cn/zwgk/sthjyw/jcdt/202311/t20231117_630161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化...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环...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3...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量...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估...2024-12-25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2025-02-05
- 强化重点单位污染源自动...2024-12-26
- 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领导看...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24-12-26
- 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中心技...2024-12-26
- 自治区完成重点排放单位...2024-12-26
- 深入开展宪法入企,助力...2024-12-26
-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环评文...2024-12-2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2-18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四...2024-12-1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1-08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2024-11-08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紫外...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生态...2024-10-14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碳排...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建设...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