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公众调查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472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2-06-15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现将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472号提案提出的“有关加快推进我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方面的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提案者。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安排

  我厅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秸秆禁烧的工作部署,强化组织安排、巡查执法、宣传报道、通报问责,要求做到“4个不放过”,即:“不处罚不放过、不曝光不放过、不追责不放过、禁烧区火点不清零不放过”。紧盯各地秸秆焚烧和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对重点设区市进行技术帮扶和巡查暗访,及时通报发现的问题。2022年以来共计派出100余人次开展技术帮扶23轮次。

  二、出台系统性文件,健全制度保障

  我厅先后印发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秸秆禁烧管理暂行办法》

  《广西秸秆禁烧三年工作方案(2020—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以环境空气质量达标为导向落实农作物秸秆禁烧奖补暂行办法》《广西秸秆禁烧区和限烧区划定技术指导规范》等4个系统性文件,不断建立健全秸秆禁烧目标责任机制、联动巡查执法机制、督查通报和预警问责机制等各项制度,夯实禁烧工作基础。统一秸秆禁烧区划定技术规范,明确限烧区范围和管理要求,指导各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禁烧区和限烧区划定,确保划定成果科学、精准、可行。目前,全区14个设区市已完成禁烧区划定和调整工作,划定禁烧区面积合计5.3万平方公里,约占总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的22%。

  三、“技控+人防”,织密立体监控网

  坚持“技控+人防”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禁烧科技含量和管控能力。建成了天空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自动巡查、网格员分片包干的“天地人”综合立体监控网。目前,共有5颗卫星提供全域监测服务,过境后1小时内发布火点信息,将禁烧区矢量图嵌入卫星遥感监控系统,精准判定火点发生所属地。试点搭建1个可视化无人机站点,可自主巡查半径5公里范围的重点监控区域,发现火点自动告警。共计配置1.5万名网格员,以村为单位落实包干负责制。2022年以来,各地共计查处违法焚烧行为974起,处罚金额65.83万元。

  四、科学应对,探索管理式焚烧

  针对秸秆综合利用难以全域有效覆盖和农民耕作习惯难以短期彻底改变的基层实际,对限烧区域内确实无法有效开展综合利用的秸秆,在不影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前提下,探索开展有计划、有限度地管理式有序焚烧。创新提出“秸秆焚烧预报指数”,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模型,结合GIS基础数据,确定烧除时间、烧除区域和烧除量,可提前5天预报秸秆焚烧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按照定乡镇、定规模、定时段、定责任人等“四定”要求,组织各地分区、分时段有序开展秸秆焚烧。2022年3月初,各地利用大气扩散有利条件,开展了两轮秸秆有序焚烧,未出现中度以上污染天气,有效缓解了禁烧与焚烧的矛盾。

  五、预警约谈,严格追责问责

  每日通报卫星火点监控情况,对秸秆禁烧管控不力、工作不到位导致发生污染天气的城市,通过督办、约谈乃至问责等方式层层传导秸秆禁烧管控压力。2022年第一季度,我厅针对柳州市、北海市、来宾市因秸秆禁烧管控不力造成污染天气发生向当地政府发出督办函。2022年3月,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对柳州市柳江区、北海市银海区、来宾市兴宾区3城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约谈,并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及对失职人员问责方案。

  六、公开曝光,强化宣传报道

  我厅印发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露天违法焚烧行为有奖举报办法》,对有效举报线索给予奖励,动员群众主动参与秸秆禁烧监督,营造“不能烧”“不想烧”“不敢烧”的全民禁烧秸秆氛围。各地通过宣传横幅、村口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宣传单、标示牌等多种途径和手段,持续强化秸秆禁烧宣传,群众禁烧知晓度明显提高。在南宁、柳州、来宾、崇左等市的随访村民中,秸秆禁烧知晓率均在95%以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2022年6月10日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fxxgk/jyta/t1202178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内参 huanbao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