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公众调查

湖清岸绿生态美 致富增收生活好 云南玉溪抚仙湖水质稳定保持Ⅰ类,助力流域群众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22-05-26来源: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本报记者蒋朝晖

  蓝天白云下,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碧波荡漾,湖畔草木葱茏、花团锦簇……这是不久前记者在抚仙湖北岸采访时看到的景象。

  抚仙湖是云贵高原九大湖泊之一,也是全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贫营养淡水湖泊,占全国淡水湖泊总蓄水量的9.16%,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近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按照“保护第一、治理为要、科学规划、绿色发展”总体思路,积极构建管理保护机制,精准施策削减入湖污染,加快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在实现抚仙湖总体水质稳定保持Ⅰ类的同时,让流域群众尽享生态红利。

  构建管理保护机制,破解“九龙治水”困局

  抚仙湖流域横跨澄江市、江川区、华宁县,以前管理职责分属20多个部门,统筹保护治理工作难度大。玉溪市着力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湖泊管理保护机制,破解“九龙治水”困局。

  2017年以来,玉溪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抚仙湖流域238名市县乡村河长巡河巡湖实现日常化。流域内103条河道沟渠、11座水库坝塘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实现河(湖)长制责任人巡河、整治全覆盖、全监督。

  玉溪市修订并严格执行《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制定出台配套措施。全面整合水资源保护治理的领导决策职责,统一交由市河(湖)长制领导小组负责。将江川区、华宁县抚仙湖径流区内的12个村(社区)、84个村(居)民小组整体委托澄江市管理,科学合理鉴定抚仙湖试验区管委会及三县(市、区)在统一托管工作中的职责权限。设置市级湖泊管理机构,组建湖泊管理处和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湖泊统管统治统保护格局初步形成。

  玉溪市还成立了市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管理中心,从中国工程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机构聘请十多名专家,为精准治湖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建立由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市河长办、县(市、区)党委参加的抚仙湖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深化环湖区域联动合作。在沿湖县(市、区)分别成立抚仙湖联合党委,建立区域性党组织,联动解决湖泊保护治理重大任务、重点项目推进问题。

  实施截污治污,划定底线红线

  玉溪市坚持问题导向,统筹上下游、陆上水上、河道湖泊,开展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全力推进还湖、还林、还湿地,筑牢生态防线。

  为削减面源污染,玉溪市制定抚仙湖径流区耕地休耕轮作实施方案,轮作区化肥、农药施用量分别减少7597.5吨、88.8吨,削减率达90.5%和68.3%;抚仙湖流域674.69平方千米全部划定为禁止养殖区,1090个养殖场全部关闭退出。

  玉溪市全面启动151个村组截污工程,完善城镇污水配套管网,铺设污水主管139.6千米,安装入户支管205.83米,完成澄江市污水处理厂管网完善工程和沿湖69个村落应急截污工程,铺设老城区雨污分流管网18.4千米;修复村落污水处理设施设备102套。建成湖滨缓冲带两万亩、生态调蓄带11.2千米。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46个项目,流域森林覆盖率从“十一五”末期的26.5%提高到目前的34.81%。开展径流区西部和北部9个矿山修复治理,完成22个磷矿开采点生态修复。

  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副局长施纯律介绍,玉溪市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制定湖泊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环湖地区迁村并点等专项规划,严格划定底线红线,全面促进抚仙湖流域空间品质提升。

  据了解,玉溪市整合抚仙湖径流区15个专项规划,修编《抚仙湖径流区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2018-2035)》《澄江市抚仙湖流域控制性环境总体规划》《抚仙湖流域禁止开发控制区规划》,划定径流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336平方千米、保护岸线66.82千米。

  合理规划抚仙湖流域人口、产业、用地、城市建设等发展,从源头管控环境风险。退出一级保护区内的22家中央和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以及16户私营企业及个体单位、集体所有建筑;关闭一、二级保护区餐饮住宿服务点153户;制定《澄江市迁村并点专项规划》,启动沿湖3.1万余人生态移民搬迁。目前,正在抓紧推进剩余5678户2.2万余人生态移民搬迁和万亩湿地建设。

  走好绿色发展新路,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2019年,澄江市龙街街道龙街社区人均纯收入12500元。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兴仑告诉记者,社区13个村民小组全在抚仙湖径流区,村民把耕种的5500多亩田地全部流转后,有的在租地企业管护香根草、蓝莓,收入渠道增多且更加稳定。现在,集体经营的300亩荷塘景区游客逐年增多,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参与保护抚仙湖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玉溪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立足现有条件倾力做好优化一产、调整二产、发展三产这篇大文章,让流域群众在积极支持和参与湖泊保护治理的同时得到更多实惠。

  玉溪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启动抚仙湖绿色生态经济区创建工作,推进径流区休耕轮作和流域智慧绿色农业试点工程,实施休耕轮作5.8万亩,加快建设以田园综合体为主的11个农业产业绿色示范点,建设两万亩绿色优质水旱轮作示范区。

  玉溪市将工业布局在抚仙湖径流区之外的工业园区,严禁有污染的企业进入流域。关闭径流区磷矿开采点42个、砂石料场和砖厂等37个,工矿企业全部退出径流区。2019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8.9∶23.0∶68.1,抚仙湖流域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19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5.3亿元,增长13%;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3.6亿元,增长9.8%。

-->

  本报记者蒋朝晖

  蓝天白云下,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碧波荡漾,湖畔草木葱茏、花团锦簇……这是不久前记者在抚仙湖北岸采访时看到的景象。

  抚仙湖是云贵高原九大湖泊之一,也是全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贫营养淡水湖泊,占全国淡水湖泊总蓄水量的9.16%,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近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按照“保护第一、治理为要、科学规划、绿色发展”总体思路,积极构建管理保护机制,精准施策削减入湖污染,加快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在实现抚仙湖总体水质稳定保持Ⅰ类的同时,让流域群众尽享生态红利。

  构建管理保护机制,破解“九龙治水”困局

  抚仙湖流域横跨澄江市、江川区、华宁县,以前管理职责分属20多个部门,统筹保护治理工作难度大。玉溪市着力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湖泊管理保护机制,破解“九龙治水”困局。

  2017年以来,玉溪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抚仙湖流域238名市县乡村河长巡河巡湖实现日常化。流域内103条河道沟渠、11座水库坝塘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实现河(湖)长制责任人巡河、整治全覆盖、全监督。

  玉溪市修订并严格执行《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制定出台配套措施。全面整合水资源保护治理的领导决策职责,统一交由市河(湖)长制领导小组负责。将江川区、华宁县抚仙湖径流区内的12个村(社区)、84个村(居)民小组整体委托澄江市管理,科学合理鉴定抚仙湖试验区管委会及三县(市、区)在统一托管工作中的职责权限。设置市级湖泊管理机构,组建湖泊管理处和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湖泊统管统治统保护格局初步形成。

  玉溪市还成立了市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管理中心,从中国工程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机构聘请十多名专家,为精准治湖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建立由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市河长办、县(市、区)党委参加的抚仙湖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深化环湖区域联动合作。在沿湖县(市、区)分别成立抚仙湖联合党委,建立区域性党组织,联动解决湖泊保护治理重大任务、重点项目推进问题。

  实施截污治污,划定底线红线

  玉溪市坚持问题导向,统筹上下游、陆上水上、河道湖泊,开展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全力推进还湖、还林、还湿地,筑牢生态防线。

  为削减面源污染,玉溪市制定抚仙湖径流区耕地休耕轮作实施方案,轮作区化肥、农药施用量分别减少7597.5吨、88.8吨,削减率达90.5%和68.3%;抚仙湖流域674.69平方千米全部划定为禁止养殖区,1090个养殖场全部关闭退出。

  玉溪市全面启动151个村组截污工程,完善城镇污水配套管网,铺设污水主管139.6千米,安装入户支管205.83米,完成澄江市污水处理厂管网完善工程和沿湖69个村落应急截污工程,铺设老城区雨污分流管网18.4千米;修复村落污水处理设施设备102套。建成湖滨缓冲带两万亩、生态调蓄带11.2千米。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46个项目,流域森林覆盖率从“十一五”末期的26.5%提高到目前的34.81%。开展径流区西部和北部9个矿山修复治理,完成22个磷矿开采点生态修复。

  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副局长施纯律介绍,玉溪市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制定湖泊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环湖地区迁村并点等专项规划,严格划定底线红线,全面促进抚仙湖流域空间品质提升。

  据了解,玉溪市整合抚仙湖径流区15个专项规划,修编《抚仙湖径流区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2018-2035)》《澄江市抚仙湖流域控制性环境总体规划》《抚仙湖流域禁止开发控制区规划》,划定径流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336平方千米、保护岸线66.82千米。

  合理规划抚仙湖流域人口、产业、用地、城市建设等发展,从源头管控环境风险。退出一级保护区内的22家中央和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以及16户私营企业及个体单位、集体所有建筑;关闭一、二级保护区餐饮住宿服务点153户;制定《澄江市迁村并点专项规划》,启动沿湖3.1万余人生态移民搬迁。目前,正在抓紧推进剩余5678户2.2万余人生态移民搬迁和万亩湿地建设。

  走好绿色发展新路,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2019年,澄江市龙街街道龙街社区人均纯收入12500元。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兴仑告诉记者,社区13个村民小组全在抚仙湖径流区,村民把耕种的5500多亩田地全部流转后,有的在租地企业管护香根草、蓝莓,收入渠道增多且更加稳定。现在,集体经营的300亩荷塘景区游客逐年增多,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参与保护抚仙湖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玉溪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立足现有条件倾力做好优化一产、调整二产、发展三产这篇大文章,让流域群众在积极支持和参与湖泊保护治理的同时得到更多实惠。

  玉溪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启动抚仙湖绿色生态经济区创建工作,推进径流区休耕轮作和流域智慧绿色农业试点工程,实施休耕轮作5.8万亩,加快建设以田园综合体为主的11个农业产业绿色示范点,建设两万亩绿色优质水旱轮作示范区。

  玉溪市将工业布局在抚仙湖径流区之外的工业园区,严禁有污染的企业进入流域。关闭径流区磷矿开采点42个、砂石料场和砖厂等37个,工矿企业全部退出径流区。2019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8.9∶23.0∶68.1,抚仙湖流域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19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5.3亿元,增长13%;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3.6亿元,增长9.8%。


原文链接:http://sthjt.yn.gov.cn/ywdt/xxywrdjj/202006/t20200608_2062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内参 huanbao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