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公众调查

云环通〔2019〕4号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转发《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5-26来源: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各相关州、市环境保护局,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办监测〔2018〕36号)有关要求,为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环境部制定了《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现将《办法》转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相关州、市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辖区内水质自动站建设,尽快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加强与第三方机构“采测分离”的沟通协调,确保监测数据能真实反映水质状况。

  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要按照《办法》的有关要求,加快推进省级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开展金沙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预警和排名工作,及时为各地提供水质变化预警信息。强化对“采测分离”工作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真实有效。

  三、我厅将把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纳入全省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考核,适时开展督察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

  附件:关于印发《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的通知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2019年1月10日

  (联系人及电话:刘娜 0871-64173467)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关于印发《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的通知

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厅(局):

  为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进一步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我部组织制订了《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联系人:生态环境监测司张皓、张璘

  电话:(010)66103117、66556808

  联系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嵇晓燕、解鑫

  电话:(010)84943098、84943100

  附件: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18年11月5日

  抄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18年11月6日印发

 

    附件

  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

  (试 行)

  第一条 为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进一步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以“和谐长江、健康长江、清洁长江、优美长江和安全长江”为目标,以水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为原则,加快建立长江流域自动监测管理和技术体系,完善长江流域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推进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长江流域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11省(市)部分或全部的国土区域。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监测预警,是指根据长江流域国家地表水监测断面(以下简称断面)监测结果,对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差或存在完不成年度水质目标风险的,及时向地方政府进行通报、预警,推动做好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导致应急状态下的监测预警参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原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生态环境部负责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工作,建立健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组织开展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每月向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和地级及以上城市人民政府通报水质状况;每季度向出现预警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人民政府通报预警信息,抄送所属省级人民政府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成员单位,并向社会公开相关预警信息。

  第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水污染,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地级及以上城市人民政府作为水污染防治责任主体,在出现预警时应深入研究水环境质量下降原因,制定整改计划,并将整改计划落实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七条 长江流域水质监测预警等级划分为两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一级为最高级别。具体分级方法如下:

  (一)同时满足以下情形的,属二级。

  1.断面当月水质类别和累计水质类别均较上年同期下降1个类别及以上,并且下降为Ⅲ类以下的(如水质同比由Ⅲ类下降为Ⅳ类等情形);

  2.断面累计水质类别未达到当年水质目标;

  3.断面不符合更高等级预警条件。

  (二)同时满足以下情形的,属一级。

  1.断面当月水质类别和累计水质类别均较上年同期下降2个类别及以上,并且下降为Ⅲ类以下的(如水质同比由Ⅲ类下降为Ⅴ类等情形);

  2.断面累计水质类别未达到当年水质目标。

  第八条 当地级及以上城市同时出现符合一级、二级预警条件认定标准的断面时,按照最高等级确定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预警级别。

  第九条 断面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评价结果应说清水环境质量状况,超标断面应说清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断面年度水质目标、责任城市按照各省(市)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确定。

  断面累计水质类别,以当年1月至当月逐月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确定。

  第十条 因特别重大或重大的水旱、气象、地震等自然灾害原因导致断面水质达到预警级别的,可将事件影响期内的相关月份监测数据剔除后再进行评价,具体按《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规定(试行)》(环水体〔2016〕179号)执行。

  第十一条 跨省(市)界断面出现水质预警的,原则上由断面相关地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整改计划。当断面涉及同一省(市)的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时,由所在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统筹协调制定整改计划。当断面涉及不同省(市)的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时,由生态环境部统筹协调制定整改计划。

  第十二条 出现预警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经切实采取整改措施,未再次达到一、二级预警级别或预警级别变化的,则在下季度预警通报中自动解除预警或调整预警级别。

  第十三条 长江流域11省(市)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生态环境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2019年1月11日印发

-->

各相关州、市环境保护局,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办监测〔2018〕36号)有关要求,为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环境部制定了《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现将《办法》转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相关州、市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辖区内水质自动站建设,尽快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加强与第三方机构“采测分离”的沟通协调,确保监测数据能真实反映水质状况。

  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要按照《办法》的有关要求,加快推进省级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开展金沙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预警和排名工作,及时为各地提供水质变化预警信息。强化对“采测分离”工作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真实有效。

  三、我厅将把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纳入全省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考核,适时开展督察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

  附件:关于印发《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的通知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2019年1月10日

  (联系人及电话:刘娜 0871-64173467)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关于印发《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的通知

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厅(局):

  为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进一步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我部组织制订了《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联系人:生态环境监测司张皓、张璘

  电话:(010)66103117、66556808

  联系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嵇晓燕、解鑫

  电话:(010)84943098、84943100

  附件: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18年11月5日

  抄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18年11月6日印发

 

    附件

  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

  (试 行)

  第一条 为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进一步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以“和谐长江、健康长江、清洁长江、优美长江和安全长江”为目标,以水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为原则,加快建立长江流域自动监测管理和技术体系,完善长江流域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推进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长江流域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11省(市)部分或全部的国土区域。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监测预警,是指根据长江流域国家地表水监测断面(以下简称断面)监测结果,对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差或存在完不成年度水质目标风险的,及时向地方政府进行通报、预警,推动做好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导致应急状态下的监测预警参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原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生态环境部负责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工作,建立健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组织开展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每月向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和地级及以上城市人民政府通报水质状况;每季度向出现预警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人民政府通报预警信息,抄送所属省级人民政府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成员单位,并向社会公开相关预警信息。

  第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水污染,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地级及以上城市人民政府作为水污染防治责任主体,在出现预警时应深入研究水环境质量下降原因,制定整改计划,并将整改计划落实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七条 长江流域水质监测预警等级划分为两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一级为最高级别。具体分级方法如下:

  (一)同时满足以下情形的,属二级。

  1.断面当月水质类别和累计水质类别均较上年同期下降1个类别及以上,并且下降为Ⅲ类以下的(如水质同比由Ⅲ类下降为Ⅳ类等情形);

  2.断面累计水质类别未达到当年水质目标;

  3.断面不符合更高等级预警条件。

  (二)同时满足以下情形的,属一级。

  1.断面当月水质类别和累计水质类别均较上年同期下降2个类别及以上,并且下降为Ⅲ类以下的(如水质同比由Ⅲ类下降为Ⅴ类等情形);

  2.断面累计水质类别未达到当年水质目标。

  第八条 当地级及以上城市同时出现符合一级、二级预警条件认定标准的断面时,按照最高等级确定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预警级别。

  第九条 断面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评价结果应说清水环境质量状况,超标断面应说清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断面年度水质目标、责任城市按照各省(市)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确定。

  断面累计水质类别,以当年1月至当月逐月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确定。

  第十条 因特别重大或重大的水旱、气象、地震等自然灾害原因导致断面水质达到预警级别的,可将事件影响期内的相关月份监测数据剔除后再进行评价,具体按《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规定(试行)》(环水体〔2016〕179号)执行。

  第十一条 跨省(市)界断面出现水质预警的,原则上由断面相关地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整改计划。当断面涉及同一省(市)的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时,由所在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统筹协调制定整改计划。当断面涉及不同省(市)的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时,由生态环境部统筹协调制定整改计划。

  第十二条 出现预警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经切实采取整改措施,未再次达到一、二级预警级别或预警级别变化的,则在下季度预警通报中自动解除预警或调整预警级别。

  第十三条 长江流域11省(市)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生态环境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2019年1月11日印发


原文链接:http://sthjt.yn.gov.cn/zwxx/zfwj/yhf/201901/t20190111_1874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内参 huanbao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