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
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荒漠猫出现在祁连山保护区到三只棕颈犀鸟现身于云南盈江县的山林,从东北虎进村到云南亚洲象北迁,这些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在7月7日国新办举办的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说,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得到系统、完整的保护,野生生物生存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像野生大熊猫、藏羚羊、麋鹿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保护生物多样性重大活动和举措取得显著成效
崔书红介绍说,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逐步纳入我国各类规划和计划,将维护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作为纲领性文件,指导中国中长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项工作。2020年6月,《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布,对全面加强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作出了安排部署。
目前,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划定的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25%,覆盖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覆盖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崔书红说。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个,总面积超过1.7亿公顷,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提前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目标”提出的到2020年达到17%的目标要求。同时,我国建立了各类植物园、野生动物繁育基地,使得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成功。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经全面实现了禁捕。从今年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十年的禁捕。
“这些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恢复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崔书红说。
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介绍说,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方面,自然资源部出台市场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红树林保护修复等政策文件。实施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同时,推进实现我国首例蓝碳碳汇交易。全面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2018年-2020年,3年累计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041万亩,处置闲置土地290万亩。“十三五”时期,建成绿色矿山953家。
崔书红介绍说,通过开展部门、区域和国际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生物多样性违法犯罪行为。2019年,全国涉及野生动物违法案件将近1万起,通过严厉打击,涉野生动物违法案件的总数持续下降。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有关部委,持续开展了“绿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强化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从2017年-2019年,累计发现了34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的违法开矿、违法建厂案例,在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违法建设旅游设施和小水电站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5503个。目前,已经完成整改5038个,整改完成率达到了92%。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加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体系初步建立,自然保护地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不断深化;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不断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管制度,强化生态空间管控。推动建成了26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8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打造了一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的样本。
来源:中国环境报
原文链接:https://sthj.sh.gov.cn/hbzhywpt1169/hbzhywpt1170/20210715/3ecdbd43b1d3433e8f42e079853c8d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化...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环...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3...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量...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估...2024-12-25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2025-02-05
- 强化重点单位污染源自动...2024-12-26
- 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领导看...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24-12-26
- 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中心技...2024-12-26
- 自治区完成重点排放单位...2024-12-26
- 深入开展宪法入企,助力...2024-12-26
-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环评文...2024-12-2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2-18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四...2024-12-1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1-08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2024-11-08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紫外...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生态...2024-10-14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碳排...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建设...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