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吉两省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 协同共治浑江流域生态环境
在辽宁和吉林两省有力推动下,继签订《辽宁省生态环境厅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实施细则》《辽宁吉林两省2020年度大气和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后,两省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进一步走向深入。2021年7月22日,本溪市和通化市协同共治浑江流域生态环境座谈会、签约仪式在桓仁县举行。来自辽宁和吉林两省、本溪和通化两市、桓仁和通化两县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和签约仪式。本溪市生态环境局与通化市生态环境局签署了《本溪市生态环境局与通化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协同共治浑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合作协议》,并建立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成立了联防联控领导小组。
在座谈会上,辽宁、吉林两省和本溪、通化两市生态环境部门分别作交流发言。桓仁和通化两县主要负责人介绍了浑江上下游各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在思想认识和组织架构上形成共识
浑江是两省、两市、两县重要的水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协同共治浑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合作协议》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辽宁吉林两省大气和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方案》,携手开启浑江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两省、两市、两县相关部门高度认同加强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的重要性,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做好浑江上下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建了协商工作小组,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合作,强化协同联动、联合监测、联合执法,确保浑江流域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在合作内容和重点任务上达成一致
一是信息共享。加快建立完善浑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工作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交流合作机制。开展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相互通报,每月相互通报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二是污染共治。开展跨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治,常态化开展跨界河流两地河长联合“巡河”,联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同推进浑江流域水、空气质量改善,建立浑江上下游省市危险废物联防联控机制,开展生态环境联合执法,落实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协作处置机制,共同推进问题解决。
三是案件共查。加强沟通,开展现场调查,协同配合同步取证,共同解决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是生态共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扎实推进浑江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谋划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工程项目,推进水生态修复的同时,实现农业增收致富互动双赢。
五是应急共处。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等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对可能造成对方生态环境污染的突发环境事件,第一时间通报情况,协同采取应急响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影响。构建应急管理体系,优化整合应急资源,形成防灾减灾合力。
六是责任共担。以浑江流域为系统整体,打破省份、市县界限,强化“一盘棋”思想、贯彻“一体化”理念,协同编制成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等专项规划,实现两地规划同图、计划同步。强化生态环境政策协同,加快推动标准统一、规则统一、措施统一,形成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合力,实现一张清单管两地。
协作机制和运行模式初步建成
构建“321”协作机制和共同奋斗目标。即三级生态环境系统:省生态环境厅负责监督、指导合作协议的实施;市生态环境局负责组织、推进合作协议的落实;县生态环境分局负责协作、展开合作协议的执行。两地市、县政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肩负起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主体责任。一个奋斗目标,共同实现浑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建立“浑江协同共治”微信工作群。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协商会议。根据突发生态环境情况或其他工作需要,随时召开工作协商会议。开展跨界河流两地河长联合“巡河”、联合执法。通过“321”协作机制和共同奋斗目标,打造跨省、市、县协同共治生态环境的合作典范。
原文链接:http://sthj.ln.gov.cn/hjgl/swrfz/lyswrkz/202112/t20211202_43842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化...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环...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3...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量...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估...2024-12-25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2025-02-05
- 强化重点单位污染源自动...2024-12-26
- 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领导看...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24-12-26
- 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中心技...2024-12-26
- 自治区完成重点排放单位...2024-12-26
- 深入开展宪法入企,助力...2024-12-26
-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环评文...2024-12-2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2-18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四...2024-12-1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1-08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2024-11-08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紫外...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生态...2024-10-14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碳排...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建设...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