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普查岗位上的“螺丝钉”
污染源普查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成果直接为生态环境管理决策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服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自2017年初开展以来,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前期准备、清查建库、普查试点、全面普查等重点任务,进入总结发布阶段。回顾普查3年来的思想认识与工作体会,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深化了学习观。污染源普查是一所大学校,内容涵盖生态环境领域的各个要素。在普查工作中,深刻领会到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的突出地位,深刻认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时代背景下,组织实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重大意义和实践价值。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国家政策法规和科学技术知识,学习借鉴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成果,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自加压力,弥补不足,全方位、立体式、多渠道提高胜任普查工作的素质能力。
强化了系统观。污染源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性、技术性、时间性、科学性、周密性和协调性都很强。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深刻体会到这次污染源普查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聚焦全面摸清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底数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工作中必须坚持全局观念,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全国各级普查机构坚持两手发力,一手抓宏观顶层设计,开展方案制定和综合协调;一手抓微观推动落实,强化技术培训和调研督导,传导压力,夯实责任,建立科学普查体系,调查掌握污染源在哪里、排放什么,污染物排放多少、怎么排,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普查工作全国一盘棋。大家履职尽责,奋发工作,当好普查岗位上的“螺丝钉”。
筑牢了党建观。污染源普查是一个大熔炉,是锻炼专业队伍、储备技术人才的重要平台。普查工作坚持党建统领,突出政治功能,强化纪律保证。全国各级普查机构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党建工作与污染源普查工作深度融合,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各级普查人员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无私奉献,辛勤付出,践行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精神。大家以普查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对照标准找差距,立足实际改作风,以擦亮绿色发展底色为己任,把初心常怀心间,把使命扛在肩上,强化了事业心与责任感。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化...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环...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3...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量...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估...2024-12-25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2025-02-05
- 强化重点单位污染源自动...2024-12-26
- 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领导看...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24-12-26
- 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中心技...2024-12-26
- 自治区完成重点排放单位...2024-12-26
- 深入开展宪法入企,助力...2024-12-26
-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环评文...2024-12-2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2-18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四...2024-12-1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1-08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2024-11-08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紫外...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生态...2024-10-14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碳排...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建设...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