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到了关键时期,如何建立农村的防控体系
乡村治,则百姓安;百姓安,则国家稳。目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疫情防控已从单纯防疫转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打赢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关键在“防”,疫情防控是对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第一,完善村民委员会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三至七人组成。完善村委会自治组织,首先要培养选拔“敢创敢试、勇于担当”的村委会主任,选好“领头雁”,配强“当家人”;配齐配强村委会人员,注重吸引政治素质高、文化程度高、群众基础好、办事能力强的党政干部、大学生、农民企业家、致富带头人加入居委会,切实发挥村委会在农村治理和疫情防控中的中坚力量。
第二,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厘定乡约,与民共守。村规民约是村级管理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有助于呵护公序良俗,增强村民的自治意识和自律意识。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要注意结合疫情防控,在村规民约中补充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措施、公共卫生安全、生物安全等内容。
第三,提高农民自我防护意识。目前农民群众对新冠肺炎疫情缺乏科学认识,自我防护意识较差。要着力健全村民有序参与、议事协商等各类基层民主制度,发挥村民主的观能动性,组建巡逻宣传小分队,通过“大喇叭”广播、微信、QQ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政策知识,让农民了解新冠肺炎的严重危害、病毒传播致病机理和预防措施,提高农民群众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第四,建立网格化防控体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建立网格化防控体系,坚持以“点”控面、分“点”包干,以自然村为网格单元,对重点人群进行登记造册、住所排查、跟踪随访等管理服务工作,实行“一个口子”管理进出人员和车辆,确保人员管控和摸排“无死角”,扎牢扎实扎紧“口袋”管控,织密织牢防控包围圈,确保网格员第一时间发现信息和线索,逐级上报及时处理解决,提升乡村治理效率和水平,有效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化...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环...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3...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量...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估...2024-12-25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2025-02-05
- 强化重点单位污染源自动...2024-12-26
- 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领导看...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24-12-26
- 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中心技...2024-12-26
- 自治区完成重点排放单位...2024-12-26
- 深入开展宪法入企,助力...2024-12-26
-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环评文...2024-12-2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2-18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四...2024-12-1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1-08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2024-11-08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紫外...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生态...2024-10-14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碳排...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建设...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