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建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河北张家口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连接区域,经过国家能源部门初步测定,域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00万千瓦,生物质资源年产量200万吨以上,拥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良好基础。 清洁能源入京津 近日,位于河北张家口国家重点能源示范工程张北柔性直流工程换流站施工现场,这里悬挂的一幅标语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用张家口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国家电网冀北公司张北柔直工程换流站业主项目经理郭良说:张北±500kV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是把张家口地区的清洁能源送往京津冀地区,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同时推动北京、张家口等城市广泛使用绿色能源的重点工程。 郭良介绍,该项目线路总长度666公里,为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工程采用了12项世界第一的新技术,也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工程计划于今年12月底前先期完成张北到北京的投运,2020年上半年整个工程全面建成投运。未来每年可向北京输送约225亿千瓦时风电,大约相当于北京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形成京张两地优势互补共享共赢格局。 张北柔性直流工程仅仅是张家口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快速推进的一个缩影。据张家口市市长武卫东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可再生能源产业已获批示范项目23个,全市总装机达到1360万千瓦、并网1296万千瓦,相较2015年底的844.5万千瓦增长了60%以上,居全国前列。 能源开发应用提速 按照《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到2020年张家口示范区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比例将达30%,到2030年达50%。到2020年,55%的电力消费将来自可再生能源。根据这一要求,张家口全力推进机制创新、产业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引领发展方向。加快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张家口建立了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省政府组成的“三方协调推进机制”,成立了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示范区建设“把脉会诊”;同时建立了8只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应用,吸引了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山东鲁能等数十家大型企业到张家口参与新能源开发,大大加快了建设速度。同时,创新建立了“政府+电网+发电企业+用户侧”4方协作机制,制定实施了《冀北电网(张家口)新能源市场化交易规则》,成功将可再生能源电力纳入电力市场直接交易,实现了对居民用电供暖、大数据、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冬奥项目等领域覆盖。 为加快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实施产业创新是重要支撑,张家口专门建立了可再生能源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近3年来,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有23个获批,总投资达到400亿元,形成了风电、光伏设备生产和工程建设、运营、使用的闭合产业链。目前,世界上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风光储输一体化工程,世界上规模光伏发电站智慧电站,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多端柔性直流电网等工程在这里已相继建成投产。其中,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与探月工程等同获中国工业大奖;国际首创的1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和100%可再生能源黄帝城多能互补2个示范项目列入了中科院先导A专项。 绿色用能持续发展 加快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重在推广使用新能源。张家口先后实施了低碳奥运专区、可再生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聚集区、农业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示范区、可再生能源科技创业城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商务区等五大绿色用能功能区建设,加快了可再生能源建设步伐。 在绿色奥运方面,2019年建成了全球领先的低碳奥运专区,实现了主要能源消费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 在绿色交通方面,张家口已投入运营纯电动公交车1435辆、充电站61个、充电桩2850个;亿华通年产200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线已投产,成为全国首条自动化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线。 在绿色电力直供方面,张家口把绿色能源与高耗能大数据产业有机结合,先后开展了张北云联数据中心、数据港张北数据中心、阿里庙滩数据中心、阿里小二台数据中心、怀来秦淮数据中心等项目已经全面采用可再生能源直供,消耗绿电2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的近40%,为企业减少用电成本40%左右。 张家口市委书记回建表示,张家口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通过最近3年的摸索创新,力求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400亿千瓦时以上,全市将有55%的电力消费来自可再生能源,全部城市公共交通、40%的城镇居民生活用能、50%的商业及公共建筑用能来自可再生能源,40%的工业企业实现零碳排放。通过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年替代化石能源1400万吨标准煤。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化...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环...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3...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量...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估...2024-12-25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2025-02-05
- 强化重点单位污染源自动...2024-12-26
- 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领导看...2024-12-26
- 自治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24-12-26
- 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中心技...2024-12-26
- 自治区完成重点排放单位...2024-12-26
- 深入开展宪法入企,助力...2024-12-26
-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环评文...2024-12-2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2-18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四...2024-12-16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1-08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2024-11-08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紫外...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生态...2024-10-14
-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碳排...2024-10-14
- 我市发布地方标准《建设...2024-10-14